- 吳山
- (吳山, 吴山) 道教名山。 位於陝西省隴縣東南與寶雞市境交界處。 古稱西鎮, 亦稱嶽山、 吳嶽、 岍山、 虞山、 開山、 雍州山。 吳山是座群峰相聚之山, 山有十七峰, 高峻清秀, 其中以鎮西峰、 大賢峰、 靈應峰、 望輦峰、 會仙峰最為險峻奇偉, 有〝五峰挺秀〞之稱﹔另有毓秀、 凝翠、 擎天、 凌雲、 晴映、 鸚鵡、 來鶴等諸峰與五峰相輔﹔筆架山、 王師嶺、 神岔溝、 雷神峰與五峰相佐。 山間林木茂密, 花草叢生, 巨石遍布, 流水淙淙, 氣候宜人, 風景秀麗。 西周時秦襄公曾在此山之上建祠, 以祀〝上帝、 白帝〞﹔秦靈公曾於吳山之陽〝作上畤祭黃帝, 作下畤祀炎帝〞﹔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禪封吳山﹔漢武帝曾九次〝郊雍〞吳山。 據道書記載有五位道教先人於山修道飛昇, 分別是赤須子、 夏馥、 負局先生、 摯峻、 祝雞翁。 今山東留有道教建築群, 總稱吳山廟, 古名吳嶽廟, 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(596), 後屢毀屢建, 現存建築多為明清二代所建。 其內原有宋、 明、 清各代所立的巨型碑石及歷代名人題詞碑多通﹔另有明成化四年(1468)吳山全景圖碑刻, 有小碑林之稱。 現為陝西省道教開放宮觀之一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